康有为经典语录

1.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故今天之教,宜先开其智。
2.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计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累万亿兆皆智入,则强莫于京。
3.去谗贱货,所以修身。
4.“抽挚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
5.荣禄:百年来的成法,是说改就能改的吗?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员就改了。
6.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荡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
7.榜书,今又称为擘窠大字。作之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日执笔不同,二日运管不习,三日立身骤变,四日临仿难周,五日笔豪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故能书之后,当复有事,以其别有门户也。
8.碑榜之书与翰牍之书是两条路,本不相紊也。董思翁云:“余以《黄庭》、《乐毅》真书放大,为人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佳。”思翁不知碑、帖是两条路,而以翰赎为碑榜者,耳卜得佳呼!
9.真楷之始,滥觞汉末。若《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鞠彦云》、《吊比干》、《高植》、《巩伏龙》、《秦从》、《赵》、《郑长猷造像》,皆上为汉分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者也。今举真书褚体之最古老,披枝见本,因流朔源……。《葛府君碑额》,高秀苍浑,殆中郎正脉,为真书第一古石。
10.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齐碑惟有瘦硬,隋碑惟有明爽,自《隽修罗》、《朱君山》、《龙藏寺》、《曹子建》外,未有备美者也。故日魏碑、南碑可宗也。
11.“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选举者,孔子之制也”;“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凡西人所号奇技者,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泰西各艺,皆起于百余年来,其不及我中人明矣”。
12.开诚心,布大度。
13.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譬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有后世学士所不能为者,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
14.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
15.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瓒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末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渐灭尽矣!米元章讥鲁公书丑怪恶札,末免太过。然出牙布爪,无复古人渊永浑厚之意。
16.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
17.圣人为可学而尽弃俗学
18.工业盛而商业荣
19.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20.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
21.人才出于教育。
22.热力愈大,涨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荣。
23.市可知治乱,商可见盛衰,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
24.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25.仁也以博爱为本
26.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天入地不犹人,曲径危桥都历遍,出来依旧一吟声。
27.重精神,贵德育
28.牧野鹰扬,百岁勋劳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29.以民情验天心
30.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31.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朱子以‘理在气之前’,其说非。”
32.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
33.国家以官而任事,则当因事而立官
34.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35.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36.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37.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
38.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39.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Copyright@2020  康有为经典语录 mjuzi.zqnf.com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