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经典语录
1.
“西破?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五六千里……其国富强,有凌轹中夏之志。”
2.
初,中天竺国王尸罗逸多兵最强,四天竺王皆臣之。玄策奉使至天竺,诸国皆遣使入贡。会尸罗逸多卒,国中大乱,其臣阿罗那顺自立,发胡兵攻玄策,玄策帅从者三十人与战,力不敌,悉为所擒,阿罗那顺尽掠诸国贡物。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余骑赴之。玄策与其副将蒋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餺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走,更收余众,还与师仁战,又破之,擒阿罗那顺。余众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卫江,师仁进击之,众溃,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众降者五百八十余所。俘阿罗那顺以归。以玄策为朝散大夫。”
3.
君子之道也,患志之不笃,不患人之不信。
4.
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5.
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6.
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7.
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8.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9.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为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10.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耐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11.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
12.
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13.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14.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5.
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实地则不危。
16.
未终卷誓不读他书。
17.
言而无益,不若勿言;为而无益,不若勿为。
18.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19.
惟有葵花向日倾
20.
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
21.
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2.
武灵王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23.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24.
未若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阳倾。
25.
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
26.
何谓礼?纪纲也!何谓分?君臣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也!
27.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8.
【原文】《周易》: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29.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30.
人为天地客,处事若浮休。
31.
“臣听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的声音,忧愁的人听不得叹息的声音。所以高渐离击筑在易水之上,荆轲因此低头而不食;雍门子微吟,孟尝君为之悒悒不乐。现在臣心中积压许多忧伤,每当听到幽妙精微的音乐,不知不觉地就会涕泪横流。众人吹气能将山移动,聚集而飞的蚊子声音犹如雷鸣,结成朋党可以抓住老虎。十个男子可以弄弯铁锥。所以周文王被拘禁羑里,孔子被围在陈、蔡。这就是众人成风,累积生害,臣远离京师亦无亲友,莫能为之扬名,众口一词,可以致人于死地,丛轻可以折轴,羽翮可以飞翔,受惊后又遇罗网,潸然流涕。臣
32.
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33.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34.
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35.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36.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37.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38.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39.
明德先论于贱从政先信于贵
40.
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41.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42.
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43.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44.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45.
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46.
天下健者,岂为董公?
47.
忍小忿而存大信。
48.
董卓: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绍: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49.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50.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
51.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52.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53.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愚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54.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55.
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56.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57.
口有蜜腹有剑。
58.
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59.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6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6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62.
夫聪慧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63.
不爱其亲,焉能爱自己
64.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65.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66.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67.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68.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69.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70.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71.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2.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73.
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74.
家庭和睦之道:忍忍忍
75.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76.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77.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78.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79.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不定。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相见怎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80.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81.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82.
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83.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84.
二十八打天下,戎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
85.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86.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87.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88.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Copyright@2020
司马光经典语录
mjuzi.zqnf.com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