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经典语录

1.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2.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3.“东坡故居在今县学东。宋元丰三年苏轼为吴兴守,谪黄州三年。故人马正卿为守,以故营地数十亩与之,是为东坡。以大雪中筑室为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4.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5.天外楼台山外寺,云边钟鼓月边僧。万家灯火依山明,百转滩声绕石楼。
6.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7.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曰: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8.真宗东封还 ,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 ,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 且休落魄贪杯酒, 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 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 “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 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 ,予乃出。
9.“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10.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1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13.“他日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过仇池 ,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14.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15.“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
16.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17.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18.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曰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19.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20.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21.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22.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宋 · 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23.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24.“元丰四年与马梦得饮酒黄州东禅院,醉后颂东野诗云:我亦不笑原宪贫。不觉失笑!东野何缘笑得元宪?遂书以赠梦得,只梦得亦未必笑得东野也。”
25.如能神而化之,则法意互得,互辅互行,无意于佳而自佳。
26.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27.事如春梦了无痕
28.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
29.遥望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30.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31.塔云:“若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
32.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33.三年枕上吴中路,谴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会湿西湖雨。
34.“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者。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35.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36.杯酒趁年华
37.“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38.“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39.黄庭坚也有辩:“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40.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4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42.夫君子之难致如麟凤,『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况可麾而却之乎?小人之易进如蛆蝇,腥膻所聚,瞬息千万!
43.“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44.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其一)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其二)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其三)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45.“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46.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只因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47.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48.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49.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50.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
51.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52.别期渐近不堪闻, 风雨萧萧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 形容变尽语音存。
53.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54.“貌妍容有膑,璧美何妨椭?”
55.元丰中,余自齐安过古黄州,获一镜,其背铭云:“汉有善铜出白阳,取为镜,清而明。”左龙右虎辅之。其字如菽,大篆,款甚精妙。白阳,疑白水之阳也。其铜黑色如漆,照人微小。古镜皆然,此道家聚形之法也。
56.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苹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5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句)。 ????
58.天风淅淅飞玉沙,诏嗯归沐休早衙
59.陶靖节云:“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轩,以“容安”名之。
60.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61.钱塘寿禅师,本北郭税务专知官,每见鱼虾,辄买而放,以是破家。后遂盗官钱为放生之用,事发坐死,领赴市矣。吴越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如常人,即杀之;否,则舍之。禅师淡然无异色,乃舍之。遂出家,得法眼净。禅师应以市曹得度,故菩萨乃现市曹以度之。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
62.济南龙山镇监税宋保国出其所集王荆公华严解。余曰:“华严有八十卷,今独解其一,何也?”曰:“公谓我此佛语,至深妙,他皆菩萨语耳。”曰:“予于藏经中取佛语数句杂菩萨语中,复取菩萨语数句杂佛语中,子能识其非是乎?”曰:“不能也。”曰:“非独子不能,荆公亦不能也。予昔在岐下,闻汧阳猪肉至美,使人往致之。使者醉,猪夜逸,买他猪以偿,吾不知也。客皆大诧,以为非他产所及。已而事败,客皆大惭。今荆公之猪未败耳。屠者买肉,倡者唱歌,或因以悟。子若一念清净,墙壁瓦砾皆说无上法,而云佛语深妙、菩萨不及,岂非梦中语乎?”保国曰:“唯。”
63.江山本无主,闲者是主人。
64.东坡四年黄州住, 何事无言及李淇。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65.‘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66.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67.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68.蒋仲甫闻之孙景修言:近岁有人凿山取银矿至深处,闻有人诵经声。发之,得一人,云:“吾亦取矿者,以窟坏不能出,居此不知几年。平生诵金刚经自随,每有饥渴之念,即若有人自腋下以饼饵遗之。”殆此经变现也。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此人于经中,岂所谓得“一”者乎?
69.奇文高论,大或出于绳检;比声协句,小亦合于方圆。
70.晋·方技传有幸灵者,父母使守稻,牛食之,灵见而不驱。牛去,乃理其残乱者。父母怒之,灵曰:“物各欲食,牛方食,奈何驱之?”父母愈怒,曰:“即如此,何用理乱者为?”灵曰:“此稻又欲得生。”此言有理,灵固有道者耶?吕猗母足得痿痹病十余年,灵疗之,去母数步坐,瞑目寂然。有顷,曰:“扶起夫人坐。”猗曰:“夫人得疾十年,岂可仓卒令起耶?”灵曰:“且试扶起。”两人夹扶而立,少顷,去夹者,遂能行。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谓之“布气”。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坐为布气,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盖若之曾遇得道异人于华岳下云。
71.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72.绍圣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请罗浮道士邓守安拜奠北斗真君。将奠,雨作,已而清风肃然,云气解駮,月星皆见,魁标皆爽。彻奠,阴雨如初。谨拜首稽首而记其事。
73.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4.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赏析:我经常羡慕人世间那温润如玉的男儿郎,就连老天爷也照顾这样的人,赠给他们聪明美丽的女子与之为伴。人们都说这些女子的相貌惊人,歌声优美,唇红齿白,他们的歌声就像风一样,把炎热的夏天变得清爽舒适。你从万里之外的偏远地方回来,却过得更加年轻了,笑起来的时候似乎还带着岭南的梅花香气。我问你岭南那个地方应该不好吧?你却很自然安适的回答我:心灵安定的地方就是家乡。
75.观音经云:“呪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东坡居士曰:“观音,慈悲者也。今人遭呪咀,念观音之力而使还着于本人,则岂观音之心哉?”今改之曰:“呪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两家总没事。”
76.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77.吾故人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风,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
78.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79.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80.唐末五代文物衰尽,诗有贯休,书有亚栖,村俗之气,大率相似。苏子美家有长史书,云:“隔帘歌已俊,对坐貌弥精。”语既凡恶,而字无法,真亚栖之流。曾子固编李太白集而有赠僧怀素草书歌及笑已乎数首,皆贯休以下,格调卑陋。子固号有知识者,故深可怪。如白乐天赠徐凝、退之赠贾岛,皆世俗无知者所讬,不足多怪。
81.元符三年,岁次庚辰;正月朔,戊辰;是日辰时,则丙辰也。三辰一戊,四土会焉,而加丙与庚:丙,土母,而庚其子也。土之富,未有过于斯时也。吾当以斯时肇养黄中之气,过此又欲以时取薤姜蜜作粥以啖。吾终日默坐,以守黄中,非谪居海外,安得此庆耶?东坡居士记。
82.一定的文化
83.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
84.呜呼休②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③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85.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86.韩退之诗云:“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柳子厚诗云:”海上尖山若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陆道士云:”二公当时不相计,会好做成一属对。“东坡为之对云:”系懑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此可编入诗话也。
87.王介甫多思而喜凿,时出一新说,已而悟其非,又出一说以解之,是以其学多说。尝与刘贡父食,曰:“孔子不撤姜食,何也?”贡父曰:“本草言姜食多损智。道非明民,将以愚之。孔子以道教人者,故不撤姜食,所以愚之也。”介甫欣然而笑,久之乃悟其戏也。贡父虽戏言,王氏之学实大类此。
88.俯而不答,仰而笑。
89.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90.其一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其二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91.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92.天可必①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93.僕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时家在南都,独与儿子迈来。郡中无一人旧识者。时时策杖至江上,望云涛渺然,亦不知有文甫兄弟在江南也。居十余日,有长髯者惠然见过,乃文甫之弟子辩。留语半日,云:“迫寒食,且归东湖。”僕送之江上,微风细雨,叶舟横江而去。僕登夏燠尾高丘以望之,仿佛见舟及武昌,歩乃还。尔后遂相往来,及今四周岁,相过殆百数。遂欲买田而老焉,然竟不遂。近忽量移临汝,念将复去,而后期未可必。感物悽然,有不胜懐。“浮屠不三宿桑下”者,有以也哉!七年三月九日。
94.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95.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
96.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97.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98.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99.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100.“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101.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102.“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难解道,请君看月时登楼。谈笑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10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04.忆秦娥萧声袅袅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拜新月笛韵悠悠 似梦似幻 似痴似迷
105.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106.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107.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108.“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109.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110.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
111.月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12.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113.七尺顽躯走尘世,十围便腹贮天真。
114.宁涸予舍烛蜡,照明他人
115.寂寞山城人老也!
11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7.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118.八分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119.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120.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121.江城白酒三杯yan 白发苍颜一笑温
122.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向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尘埃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烟柳断肠处。
123.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之一: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著书多暇真良计,従宦无功谩去乡。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之二:近従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之三: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124.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125.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126.不可一日无此君
127.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128.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129.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130.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13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32.“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133.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134.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逐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135.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3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37.杖履所及,鸡犬相识。
138.七尺顾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139.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140.胸中有浩然之气,便能发之于胸,应之以手,便能听笔之所至,犹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也不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14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142.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143.仆送之江上,微风细雨,叶舟横江而去。
144.风来竹面,雁过长空
145.谁教风鉴在尘埃?醖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146.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147.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148.举酒煮茗,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9.“如斯美景,谁人顾盼?景动人心,瞬息万里,他年他月,烛下花前。不醉美酒醉离歌,何时执手再重说?风流已散情不散,他日寻芳君为伴。”
150.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
151.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152.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常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153.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
154.苏东坡赏心十六事:一、午倦一方藤枕;二、抚琴听者知音;三、乞得名花盛开;四、晨兴半炷茗香;五、花坞樽前微笑;六、月下东邻吹箫;七、柳荫堤畔闲行;八、飞来佳禽自语;九、开瓮急逢陶谢;十、接客不着衣冠;十一、隔溪山寺闻钟;十二、客至汲泉烹茶;十三、暑至临流濯足;十四、清溪浅水行舟;十五、凉雨竹窗夜话;十六、雨后登楼看山。
155.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156.温峤问郭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容,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耳。”又曰:“饥思食,壮思室,自然之理,先生独无情乎?”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先生独处穷山,死为鸟鸢所食,奈何?”曰;“埋藏者食于蝼蚁,复何异?”又问:“猛虎害人,先生独不畏耶?”曰:“人无害兽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世不宁则身不安,先生不出济世乎?”曰:“非野人之所知也。”
157.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158.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159.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160.竹有雌雄,雌者多笋,故种竹当种雌。自根以上至梢一节发者为雌。物无逃于阴阳,信哉!
161.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162.为国不可生事,亦不可畏事。
163.东坡居士迁于海南,忧患之余,戊寅九月晦,游天庆观,谒北极真圣,探灵签,以决余生之祸福吉凶。其辞曰:“道以信为合,法以智为先。二者不离析,寿命不得延。”览之竦然,若有所得,书而藏之,以无忘信道法智二者不相离之意。轼恭书:古之真人未有不以信人者,子思则曰:“自诚明谓之性”,此之谓也。孟子曰:“执中无权,由执一也。”法而不智,则天下之死法也。道不患不知,患不凝;法不患不立,患不活。以信合道,则道凝;以智先法,则法活。道凝而法活,虽度世可也,况延寿乎?
164.我很>
165.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166.扬州有武官侍其者,官于二广十余年,终不染瘴。面红腻,腰足轻快,初不服药。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向,热摩涌泉穴无数,以汗出为度。欧公平日不信仙佛,笑人行气。晚年云:“数年来足疮一点,痛不可忍。近有人传一法,用之三日,不觉失去。”其法,重足坐,闭目握固,缩谷道,摇飐两足,如气球状。气极即休,气平复为之,日八九度,得暇则为,乃搬运捷法也。文忠痛已即止,若不废,当有益。
167.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168.非人磨墨墨磨人
169.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170.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17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7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173.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 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174.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灺利。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175.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76.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177.戊寅十月五日,以久不得子由书,忧不去心,以周易筮之。遇涣之三爻,初六变中孚,其繇曰:用拯马壮吉。中孚之九二变为益,其繇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益之初六变为家人,其繇曰: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家人之繇曰:家人利女贞。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也。吾考此卦极精详,口以授过,又书而藏之。
178.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79.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180.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181.常羡人间做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182.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183.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尽,眼自有明。
184.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85.余在白鹤新居,邓道士忽叩门,时已三鼓,家人尽寝,月色如霜。其后有伟人,衣桄榔叶,手携斗酒,丰神英发如吕洞宾,曰:“子尝真一酒乎?”就坐,三人各饮数杯,击节高歌合江楼下。海风振水,大鱼皆出。袖出一书授余,乃真一法及修养九事,其末云“九霞仙人李靖书”。既去,恍然。
186.小饼嚼如月,中有酥与馅。
187.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188.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189.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90.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
191.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192.舒州医人李惟熙,善论物理,云:“菱芡皆水物,菱寒而芡暖者,菱花开背日,芡花开向日故也。”又曰:“桃、杏双仁辄杀人者,其花本五出,六出必双。草木花皆五出,惟雪花六出,此殆阴阳之理。今桃、杏六出双仁皆杀人者,失常故也。”
19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于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19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95.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196.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197.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19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9.人家有味是清欢。
200.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Copyright@2020  苏轼经典语录 mjuzi.zqnf.com 电脑版